继3月23日来芜湖调研后,时隔两个月零7天,5月30日,省委书记韩俊再次来芜湖调研。两次调研主题都事关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。这既是省委对芜湖的亲切关怀,更是对芜湖的殷切期望。
两次调研,都去了哪里?
在3月23日的调研中——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(1)走进海螺工厂智慧中心展厅,认真听取企业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情况介绍,并深入现场察看生态智慧农业项目;
(2)在奇瑞生产车间,实地察看生产线、奇瑞汽车黑科技展品和最新车型,听取先进生产工艺、车型平台及整车架构技术、智能座舱等介绍;
(3)来到位于三山经济开发区的中联重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,详细了解基地智慧农机+智慧农业“双轮驱动”发展情况,察看农机装备和当地特色农产品展示。
▲3月23日省委书记韩俊在芜湖调研
首次调研一共去了三点:海螺、奇瑞、中联重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。海螺、奇瑞是安徽企业的翘楚,代表芜湖产业的已达顶峰,而智慧农业则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。
5月30日的调研,去的点位更多——
(1)来到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企业展厅,听取航空产业发展情况介绍,参观飞机总装产线和核心零部件、飞机成品展示;
(2)在芜湖市高新区的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公司,边看产品展示,边与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,详细了解企业核心工艺技术、制造流程和器件结构介绍;
(3)沿雕塑公园芙蓉湖步行察看公园生态环境和雕塑景观,在赤铸书院听取城市书房规划建设及共读计划实施情况介绍;
(4)仔细察看酷哇科技自动驾驶作业、无人驾驶清扫车产品展示和工厂数字化产线,了解企业科技研发、市场销售等情况;
(5)来到位于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的信义七期光伏组件盖板项目,听取江北新区规划及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介绍,走进信义光伏制造车间察看企业产线;
(6)听取了“东数西算”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情况汇报。
▲5月30日省委书记韩俊在芜湖调研
不难看出,第二次调研以新兴产业、独角兽企业居多,包括“东数西算”战略落子、江北新区建设发展、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等重要内容。
两次调研的主题,都着重提到了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。
3月23日指出,“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全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,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更多芜湖力量”。
5月30日则强调,“强化使命担当,勇于创新突破,努力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、加快创新创业、深化改革开放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等方面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,在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乘势而上、作出示范,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上展现更大作为,全力打造安徽经济增长第二极,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芜湖贡献”。
对比可以发现,相比较第一次调研,5月30日强调的内容更丰富、更具体、更有针对性,突出表现在要求芜湖强化使命担当、勇于创新突破,在产业、创新、改革开放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等方面走在前列,在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作出示范, 在建设省域副中心上展现更大作为。
“走在前列”“作出示范”“更大作为”,充分体现了省委对芜湖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厚爱!
芜湖未来5年的努力方向已经确定,那就是15个字——聚焦高质量、冲刺八千亿、建成副中心。
高质量发展是“十四五”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,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,是基本前提和根本要求;冲刺八千亿是具体的可量化的经济目标,一诺千金、言出必行;建成省域副中心则是整体发展蓝图,推动“六个现代化芜湖”建设落实落细。
如何贯彻落实省委要求,如何加快建成省域副中心?在调研结束的当晚,芜湖市委常委会都召开了传达学习会议,分别要求“变关怀为激励、变压力为动力、变责任为行动,进一步增强推动芜湖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、紧迫感”,“对省委的每一项部署要求,一锤接着一锤敲,一步一个脚印干,坚定不移在落实落细上下功夫,用实绩实效回报省委信任、担起省委重托”。
万石谷,粒粒累;千丈布,丝丝织。实现所有既定的目标,都需要态度上“真”,工作上“抓”,作风上“实”,行动上“干”。
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。当前,机遇和条件已经摆在芜湖面前,关键要看全市党员干部群众能否进一步振奋精神、保持良好状态,能否更好地担当作为、奋勇争先,能否把个人的心血智慧融入到城市的高质量、跨越式发展中,真正创造无愧于时代和城市的更大业绩!
▍记者:张申尚
▍编辑:叶荔
关键词: